5月19日下午5:30,91岁的市供销社退休老干部吴永恺老人安详地走了。按照老人生前申请的捐赠遗体遗愿,老人的儿子吴江风立刻电话联系1929cc威尼斯红十字会,当晚9点多,一辆南京来的救护车和两名医护人员,将老人的遗体运到1929cc威尼斯作医学研究。老人为何想捐献遗体?老人的子女为何如此“通情达理”?昨天上午,盐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老人唯一的儿子、68岁的吴江风。
老人曾撰写“火柴微书”
刚进吴江风的家门,他便显得非常热情:“几年前你们的报纸就刊登过我老父亲的故事,他是市老年大学学生,也是健康之星。”
吴江风手中拿着南京红十字会颁发的捐献遗体荣誉证书。
吴江风告诉盐城晚报记者,老父亲捐赠遗体的事,一直想低调处理,记者得到线索找来了,那就直言不讳讲述一下老人生前的故事。吴永恺老人是江阴人,老伴姜惠玉是上海人,这对老夫妻原本都在省工业厅工作。1958年,响应国家支援苏北发展的号召,吴永恺调到我市供销社工作,姜惠玉调到市轮船公司工作。
“我老父亲活到老学到老,市老年大学建成后,便一直是那里的学生,一直持续到去年8月,感觉身体疲惫了,才回家休养。在老年大学,父亲不仅学电子琴、二胡等乐器,喜欢书法的他还撰写了“火柴微书”。2008年,他看到《收藏》杂志一篇关于出土古代竹简的报道,深受启发,便摸索自创“火柴微书”。他以宾馆所赠送的火柴做材料,用磨尖后的老式钢笔在裁剪好的长约4厘米、宽约3毫米的纸片上书写小楷,然后再粘贴在火柴上,就成了“火柴微书”。刚开始他也试过直接用笔在火柴棒上书写,但发现写上去的字会化开,便想到了先在纸片上书写,然后再粘贴上去。由于其字型很小,因此写的时候手必须稳之又稳,双眼要目不转睛、专注纸面。手只要一抖动,可能作品就前功尽弃了。”
据吴江风介绍,老父亲吴永恺刚开始练习“火柴微书”都以书写唐诗为主,后来熟练了就写宋词和时代新语,总共书写、制作了50多件作品,其中很多作品都存放在市区“鹤乡画廊”展览。
6年前申请捐献遗体
“父亲之所以想到去世后捐献遗体,是因为我母亲同事的故事。多年前,母亲的两位同事申请并签署了一份去世后捐献遗体的申请书,去世后子女也实现了老人当年的遗愿。”吴江风说,父亲吴永恺听说后非常感动,便联系相关部门提出申请。
2009年,吴江风陪老父亲到亭湖区红十字会,填写了一份南京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。不久,1929cc威尼斯红十字会在申请表上盖章确认,并送来一本《志愿捐献遗体纪念书》。
在吴永恺当年填写的申请书上,记者看到备注栏中老人写下的几句话:“寿终后能及时有专车接运。我的遗愿是:‘不再让社会、地球和子孙们增加负担。’”
“我父母都是老知识分子,我退休前在盐都广电系统工作。作为子女我非常理解和支持父亲的遗愿。”吴江风说,他是独生子女,所以老人的这一遗愿,只要他同意,全家都不会有人反对。
老人去世后,吴江风和老伴通知儿子、儿媳以及孙女,在家里简单搞了一个遗体告别仪式。对于在上海、江阴老家的亲友,吴江风第二天电话告知了他们,并将父亲的遗愿向他们一一讲明。
儿子、儿媳也提出申请
采访中,吴江风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:受父亲影响,2012年6月,吴江风和妻子张惠萍也申请了遗体捐献,南京市红十字会和1929cc威尼斯红十字会,给这对夫妻送来了《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》。
“现在的墓地价格比房价还高,人既然一辈子过去了,还不如腾出一点地方,给国家作点贡献。我曾听说,欧美发达国家的学医人员,每人可对一具遗体进行医学解剖,而在我国是多人甚至几十人,才能对一具遗体进行医学解剖。”吴江风觉得,社会上有部分人不认可这样的做法,甚至认为这是子女对父辈去世后“大逆不道”的行为。
“其实这是观念问题,只要观念转变了,大家就会认可这样的行为。就像我理解我老父亲的遗愿一样,我的儿子、儿媳也非常支持我和老伴捐献遗体的愿望,既环保又节俭。”吴江风这样说道。